普京(资料图)
先看这次“志愿者联盟”峰会的派兵计划。按照法国的设想,准备联合组建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进驻乌克兰。马克龙解释说,这支部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维和部队”,不会被部署到前线直接作战,主要负责军事训练、医疗救助以及后勤保障等任务。但俄罗斯方面根本不认可这种说法,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接指出,这就是打着维和的幌子,实际进行军事干预,极有可能导致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俄罗斯作为军事强国,一直对外部军事干预保持高度警惕,对于涉及自身安全的红线,绝对不会退让半步。
从“志愿者联盟”内部来看,对于派兵计划,并非所有国家都持支持态度。意大利外交部长塔亚尼明确表态,除非是作为联合国部队的一部分,否则意大利不会派遣军队执行任务。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也声称,克罗地亚不会参与任何形式的向乌克兰派兵行动,因为目前最基本的和平协议条件都还没有达成。
再看美国在这次峰会上的表现,颇为耐人寻味。美国作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角色,这次却没有派代表参加巴黎峰会,白宫高官甚至还嘲讽英法力推的战后向乌克兰派兵计划“只是做做样子”。美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扮演着复杂的角色,一方面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让冲突持续;另一方面,又在适当的时候推动谈判,试图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次对欧洲派兵计划的冷淡态度,背后的战略意图值得深入探究。有分析认为,美国可能是担心明确支持欧洲派兵,会被俄罗斯解读为北约集体直接对抗,从而引发欧洲乃至全球范围的军事危机,所以选择暂时观望,让欧洲先去试探俄罗斯的态度。
普京(资料图)
面对欧洲方面的动作,俄罗斯也采取了一系列回应措施。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会见“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官兵时,明确表示俄军将把乌军彻底击溃。他还提到,俄军已经控制了卢甘斯克99%的区域,在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控制区也都超过了70%,俄军在所有战线上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而几乎在“志愿者联盟”峰会召开之际,中国外长王毅踏上了访俄之旅。王毅外长此访是应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邀请,目的是同俄方一起推动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就下阶段中俄关系发展和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沟通交流。访问期间,王毅外长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外长拉夫罗夫进行了会面。一直以来,中俄两国在诸多领域都有着紧密合作。在经贸方面,近年来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2024年贸易额达到2448亿美元,俄罗斯丰富的能源稳定供应给中国,满足了中国部分能源需求,而中国的优质商品和先进技术也助力俄罗斯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
在航天、核能、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双方合作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为两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在国际事务中,中俄两国始终秉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携手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多边主义发展,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此次王毅外长访俄,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延续了中俄长期以来良好的关系,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合作交流的基础。
普京(资料图)
如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27国的派兵风波与王毅外长访俄事件,只是这复杂棋局中的关键几步。未来,俄乌冲突将走向何方,欧洲内部矛盾如何调和,中美俄三角关系又会怎样演变,这些都备受关注。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舞台上,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世界格局走向。各国只有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才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正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