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有多硬核?
美媒把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夸得神乎其神,说这玩意儿比美国福特级的效率还高出30%。要知道福特级可是十万吨的核动力巨舰,咱们福建舰八万多吨的常规动力平台,硬是靠着中压直流电推技术把弹射效率拉高一个台阶。
这技术牛在哪?打个比方,就像用智能手机的闪充技术给卡车充电,既快又稳还不伤设备。去年央视《淬火》纪录片里露过脸的弹射控制室,那密密麻麻的仪表盘和升降式控制站,摆明了告诉世界:中国电磁弹射不是实验室玩具,而是实打实的战斗力。
二、歼-35凭啥对标F-35C?
说到歼-35,这架双发隐身战机可是藏着不少黑科技。1300公里作战半径比F-35C多出两三百公里,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1平方米,机肚子里的霹雳-15导弹能打200公里开外。更绝的是它那双折叠翅膀,往福建舰甲板上一收,48架战机说塞就塞进去。别看现在网上只有模型机在航母上摆拍的照片,陆基测试早把起降流程摸得门儿清。当年辽宁舰培养的飞行员队伍,现在正好赶上用五代机开盲盒。
三、电磁弹射改变的不只是起飞方式
福建舰三条弹射轨道一铺开,咱们的舰载机家族可就热闹了。空警-600预警机能像老鹰盯猎物似的扫描千里海疆,攻击-11无人机带着导弹玩“神风特攻”,就连歼-15T都能挂满弹药玩“重拳出击”。这套组合拳打出来,跟美军航母的F-35C配E-2D预警机的套路比,咱在无人机协同作战这块反倒走在前头。有军迷算过账,到2030年三艘航母凑齐百架歼-35,西太平洋的天空怕是要换个主人。
四、福建舰背后的战略棋局
这艘八万吨的钢铁巨兽可不光是海上机场,055大驱带着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护航,076两攻舰预备着第二波隐身机群,南海到印度洋的航线突然变得拥挤起来。
美国《防务新闻》酸溜溜地说中国航母编队“硬件超车,软件待考”,这话听着耳熟——当年他们笑话高铁、调侃北斗的时候,也是这副腔调。不过话说回来,隐身战机维护、飞行员培养这些软实力,确实还得靠时间打磨,毕竟福特级摔过的跟头,咱没必要再摔一遍。
美媒这波爆料不管真假,至少说明两件事:中国电磁弹射技术过了“能用”阶段,歼-35上舰进入倒计时。福建舰甲板上的三个弹射器,就像三把钥匙,解开的不仅是战机起飞的技术锁,更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雄心锁。
至于官方什么时候官宣?咱们不妨学学福建舰海试的节奏——该亮相的时候自然亮相,该出手的时候绝不手软,这年头,能在太平洋和美国航母掰手腕的国家,除了中国还有谁?